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支部领导干部和党员到王若飞故居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主题实践活动 ——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“两学一做”系列活动(八)

发布者:税月发布时间:2016-07-15浏览次数:112

2016715日,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领导班子成员,党支部党员到安顺市王若飞故居开展“两

学一做”学习主题实践活动。

 王若飞(1896-1946),幼年原名大伦,小名运笙(运生)、荫生,号继仁,曾用名王度、雷音,参加革命深入敌后化名黄敬斋。王若飞出生在贵州安顺。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、中共领导人,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,著名的“四八”烈士。

 青年时代,王若飞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运动。19226月,王若飞与赵世炎、周恩来等发起成立“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”,积极从事马列主义的宣传。1923年由法国共产党党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,先后任豫陕区党委书记,中共中央秘书长,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,并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之一,与毛泽东、周恩来赴重庆谈判,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著名的《双十协定》。194648日,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,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,终年50岁。

 王若飞故居是纪念和展示王若飞同志光辉事迹的专题性纪念馆。位于安顺市内若飞大道北道中段东侧。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出生和居住过的地方。故居始建于清代,王若飞曾祖父所建,1982年对外开放。故居临街,经过道进朝门入四合院,院内铺以方形石板,有石砌花坛、鱼池等,房屋为木结构小青瓦建筑,具有清代民居风格。现存部份家具实物及若飞青少年时期在日本、法国留学时进行革命活动资料,与毛泽东、周恩来等领导人一起工作时的照片、通讯手迹,重庆谈判时所穿衣物,遇难后党中央和中央领导的悼词,部份国民党要员、爱国将领、民主党派知名人士题词、挽联及有关王若飞的书籍,出版物等。

 通过参观王若飞故居,观看王路飞同志生前资料展,重温入党誓词,坚定党员同志们“一切为了人民打算”的信念。随后,一行人来到了王若飞同志纪念碑前,满怀敬意三鞠躬,气氛严肃而庄重。

 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刘永跃结合全院“两学一做”活动的开展,畅谈了自己的体会:“王若飞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,组织同志对抗敌人,追求进步,投身革命,是为了让人民不受压迫,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。我们要进一步理解‘一切要为人民打算’的重要内涵,坚定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落实贯彻“两学一做”的信心和信念。我们支部的党员们要从王若飞同志不屈不挠的精神中汲取养分,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,努力学习,积极工作,推动我们学院工作实现新跨越。”

 在参观过程中,同学们也进行了活跃、深入的交流。参观活动结束后,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光辉精神,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和任务,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不畏困难、脚踏实地、追求进步,实现我们国家的伟大复兴。